據統(tǒng)計,2020年乳腺癌確診病例首次超過肺癌,成為全球最常見的癌癥,僅僅在中國,乳腺癌新發(fā)病例就有42萬人次。在接受了手術治療的患者當中,80%的患者切除了單側或雙側乳房。更為殘酷的是,中國乳腺癌的發(fā)病年紀越來越早,比歐美國家提前了十年,很多女性是在30到50歲,也就是生命的盛年切除了乳房。
乳房切除術,也許會有人理解為,只是切除乳房變成平胸。但實際上女性做了切除手術之后,胸不是變成一個平面,而是變成一個凹面,甚至是坑坑洼洼、歪歪斜斜的凹面,如果附加清掃淋巴結,那腋下的部位則會變成一個類似深坑的形狀。而傷口留下的縫線,以及胸前不同往日的重量,都將隨時提醒著女人,她并不完整。
她們如何面對自己?她們有過怎樣的人生遭遇?她們又從中得到哪些關于生活、健康的深刻感悟?
65歲曾阿姨:
20年,再也沒開過燈洗澡
從發(fā)現腫塊到最終確診,不到一周時間。當時我才35歲,醫(yī)生告訴我要切除左側整個乳房,除了配合我別無選擇,帶著恐懼、懵懂的心情進入手術室,直到拆線的時候,才第一次看到自己術后的樣子,這是自從患病以來我第一次流淚:那是一條像蜈蚣一樣的傷疤,鮮紅、刺眼,毫無遮掩地印在我的眼前。
對外人來說,我的生活似乎沒有什么變化,定期復查、吃藥,比從前生活的更加小心謹慎,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,在術后的20年來,我再沒開過燈洗澡,絕對不會裸著上身照鏡子,更不會讓醫(yī)生護士以外的人直面我的疤痕。
直到現在,我和我身邊的很多患友還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,沒有辦法做重建手術,我們這個年齡的人還能擁有再生的美麗乳房也是一種奢望。但也是過了那么多年,我們才能終于在飯桌上釋懷、談論自己的病情,甚至開玩笑說乳房切除是減肥的一個好辦法,但是再多回憶一段,每個人又開始默默紅了眼眶。
38歲劉女士:
因為一對乳房,我失婚又再婚
發(fā)現乳腺癌的時候我30歲,剛結婚,還沒生育。曾經和丈夫在婚前許諾,無論貧窮還是富有、疾病還是健康,我們都會攜手走下去。當時醫(yī)生說要切除乳房的時候,我丈夫很堅決的說要配合醫(yī)生工作,因為他知道腫瘤治療方案都依靠指南,作為一個高材生他非常尊重醫(yī)學。手術前我們溝通了許久,包括后面的夫妻生活、社交生活、工作,我們也提前了解了義乳、乳房重建各項內容,似乎這只是一個小手術,我們更努力想要避免手術對我們生活的改變。
術后,我按照健側的尺寸配了一只硅膠義乳,選了當時市面上最貴的,花了8000多塊錢,但沒過多久,兩側就失衡了。因為我術后要服用很長時間的內分泌藥,體重在服藥過程中不斷發(fā)生變化,健側乳房的大小也在不斷變化變化,但那只訂做的硅膠義乳卻不能跟著一起變。本以為只是找不到合適內衣的問題,但不知不覺中,內分泌藥還讓我整個人激素失衡,跟老公的關系也一度達到冰點。起初是我的脾氣暴躁、情緒失控,因為乳房切除心生自卑,卻一直將這種情緒上升為別人對我的偏見,跟老公的無謂爭執(zhí)也越變越多,也因內分泌治療一度推后要孩子的時間,內外夫妻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。
終于在術后第四年,我們離婚了。
離婚后沒多久,我在朋友的鼓勵下去做了乳房重建手術,術后裹著紗布,但醫(yī)生護士一直鼓勵我照照鏡子,看看新的自己。我清楚記得,那一天我沒有直接看到我新鮮隆起的乳房,但是卻看見了兩乳之間明顯的乳溝,我當場大哭,心想著“這下我真的康復了?!彪S著乳房重建,我的自信和樂觀也隨之重現,我才明白一直困擾我、影響我生活的是我自己的認知和心態(tài),當我開始接受事實、正視疾病、意識到每個人都會有不幸時,我卻又幸運地迎來了新的人生。術后第八年,我再婚了,帶著自然的乳房和積極獨立的心態(tài),也幸福的度過了術后5年觀察期,這種重生的感覺,應該是這輩子最珍貴、最特別的回憶。
60歲孫阿姨:
在胸墊里塞絲巾、棉布、綠豆
我媽說,乳房切除后,她的生活軌跡徹底改變了。她不得不由一個農村人變成了城市人,因為農村人的眼光讓她無法在自己的故土好好生活下去。
媽媽動手術的時候我正好上初中,從她住院到出院,我都沒有參與這個過程,我只記得她出院的那天,整個人比以前更消瘦,身上還有濃濃的消毒水味。做了手術之后,媽媽穿戴的一直都是正常的內衣,然后在切除的那一側塞上絲巾、棉布之類的填充物,有些病友還推薦她還有用綠豆、草籽、藜麥等等,因為綠豆、草籽還有藜麥是顆粒狀的,有空隙,她們覺得穿起來更透氣一些。媽媽總是靜靜地聽著,也不接話,但是會默默地讓我們去準備這些材料,放進內衣里試一試。
那時候親戚總來家里看望她,起初她總躲在房間里不出來,假裝自己睡著了。后來她終于肯在有人的時候出來客廳坐坐,但是身上總是裹得厚厚的,即便是大夏天也要里外兩層棉衫,她總說:“感覺別人會一直盯著自己的胸部看?!痹诔抢镄菡艘欢螘r間后,媽媽又回到農村老家了,她嫌城里太擠、空氣太差。
但是回到農村老家半年后,她卻打來電話說:“我不想呆在這了?!逼鸪跷覀円詾槭撬眢w不舒服,又或者不能勞作后生活太無趣,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知道,她經過一些鄰居家的時候總會聽到一些村民惡俗的口氣說一句:“一個女人,連胸都沒有了?!比羰撬樕儾?、行動緩慢起來,又有人議論著:“這病是不治之癥,大城市把好好的一個人治壞了?!?/p>
雖然媽媽也是農村出身,但是那時她覺得這些村民實在是太低俗、太大驚小怪了。故土突然變成了令她想躲避、抗拒的地方,這里的人完全沒有城里人的包容和善意。
32歲李小姐:
乳房切除后,我終于像個女人
因為從小缺乏安全感,從初中開始,我就是同學們口中所說的“假小子”,當所有女生留著黑長直發(fā)、剪著各式各樣的劉海時,我把頭發(fā)剪到了最短。為了更像男生,我還習慣穿裹胸,把突出的胸部壓的嚴嚴實實的,因為身材高瘦,和男生打成一團,我被當作男性并收到女生情書的情況不少,有時候舍管還會攔住我說:“男生不能進女生宿舍。”
直到畢業(yè)、工作,我一直以較為中性的打扮和要強的性格與人相處,集團領導也不像對女性那般對我憐香惜玉,差旅中開長途是我,喝酒應酬也是我,就連去工地和施工方幾十名男性唇槍舌戰(zhàn)都是我,在我的拼命努力下,工作上有著較好的起色,秉持著不婚不育的心態(tài),我一直想著奮斗到老去。
直到前年的體檢出了問題。乳腺癌II期,單側乳房切除。醫(yī)生看到我的胸口時說:“沒想到你瘦瘦高高,乳房還不小?!本科浒l(fā)病原因,我覺得和平時抽煙喝酒熬夜脫不了關系。起初我還特別不好意思,因為心里覺得自己是個“爺們”,怎么會偏偏得了乳腺癌,后來想想也沒關系,反正平時也不想把胸部露出來,在我觀念里,太姣好的身材沒法在職場里保護自己。可是在術后的化療里,我還是因為極大的治療反應,敗下陣來。
“不裝男人了,太累?!?/p>
這是我術后和發(fā)小說的第一句話。日常里的逞強、獨立,還有努力像男性一樣職場打拼的心態(tài),不知不覺消耗了我太多精力,在生病后,我不得不思考女性和男性在體質上存在的極大差別,但這乳腺癌手術反倒讓我豁然開朗,平時大大咧咧、獨立自主的我,變得更依賴家人、朋友。我辭掉了晝夜顛倒的工作,搬回家和爸媽同住,開始和他們撒嬌、裝可愛。蓄起了長發(fā),穿起了裙子,談了一個簡單、正常的戀愛,很多時候,我能輕松地說出“我做不到”、“我需要幫助”、“我不想做”,試圖讓自己服軟、認輸、認慫。一側缺失的乳房并沒有讓我覺得空虛,更讓我高興的是我終于能面對真實的自己,接受自己的不足、承認自己的優(yōu)勢。在未來的幾十年中,這意外的癌癥治療之路將給我?guī)砀蟮挠職狻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