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們平均年齡只有25.4歲,卻扛起一方“抗疫大旗”。
8月2日,海南省腫瘤醫(yī)院檢驗科一批年輕的檢驗骨干,奉命出征三亞,鏖戰(zhàn)40多個晝夜,支援核酸檢驗任務。
像陀螺一樣工作
隊員們8月2日下午抵達三亞,吃完晚飯,還來不及好好看三亞的美景,就受領了檢驗核酸標本的任務。
“一進檢驗方艙,人都傻了,標本堆得像山一樣?!?23歲的尹銘煒,是抗疫醫(yī)療隊的臨時負責人,他曾帶隊到廣東徐聞輪渡碼頭執(zhí)行核酸檢測任務。他說:“好在我們有3名隊員,今年4月份到三亞支援過核酸檢測,比較適應方艙檢驗環(huán)境?!贝蠹疑塘亢?,現場分工,5 人一組,各司其職,快速進入戰(zhàn)“疫”狀態(tài)。
當天,隊員們就干了一個通宵?!叭蝿站o張的時候,通宵達旦工作是常事,經常從下午六七點,干到次日早上七點。” 尹銘煒介紹。
臨時檢驗室,沒有生產流水線,所有工序都靠手工完成,一個班一般要檢測3000管標本?!拔覀兿裢勇菀粯庸ぷ?,在實驗室各個角落快速旋轉,一刻都不敢停?!?尹銘煒說:“當時大家只有一個信念,堅決完成任務。”
一身疲憊、衣服被汗水濕透的檢驗隊員在休息
墊兩件衣服睡覺
負責檢驗的崗位,一坐七八個小時,有時任務重加班,則連續(xù)工作10幾個小時。
檢驗工作時間長,精神高度集中。一個班下來,腰又硬又痛,脫防護服都彎不了腰。
其他崗位也差不多,一套動作一個班重復上萬次,胳膊和手都麻木了。
一群年輕小伙和姑娘,竟患了同樣的毛病——腰疼,覺都睡不好。開始貼鎮(zhèn)痛藥膏,后來藥膏也不起作用了?!霸俸髞聿恢l想出來點子,晚上睡覺時,腰下墊兩件衣服,效果還真不錯?!?隊員林子竣說。
與病毒搶時間
“太多的人在等一個結果。這個結果可以讓游客盡快與家人相聚,這個結果,意味著又一位新冠患者戰(zhàn)勝了病魔?!标爢T文明虎說:“更重要的是,早一秒把病毒篩查出來,就能早一秒切斷一條傳播鏈?!蔽拿骰⒁彩且幻蠎?zhàn)“疫”隊員,曾多次出征參與抗疫。他介紹,因為這次三亞發(fā)現的疫情,是新的變異株,傳播速度非常快。作為檢驗人員,他們爭分奪秒跟病毒搶時間。
“我們篩查到陽性,就會第一時間通知防疫指揮部。當地政府會第一時間對相關人員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,有效防止疫情擴散?!?文明虎說:“我們蹲守在檢驗室里,做的都是幕后工作,但大家都知道身上的責任有多重?!?/span>
零差錯背后……
核酸檢測過程相當復雜,沒有標準流水線和自動監(jiān)測系統,加樣、核酸提取、核酸擴增、結果判斷等一系列繁瑣過程,都靠人工完成。
周美秀和劉佳佩是該院支援三亞抗疫隊伍中,僅有的兩位女隊員。周美秀負責信息錄入?!八鍪绿貏e認真,每一組標本都反復核對,有時候條碼破損或者不合格標本,她都會一一挑出來,做好手工登記?!?尹銘煒介紹。
劉佳佩負責試劑配制、上機擴增和抄寫結果。一人干多份工作,每一項都不能有絲毫差錯。
任何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出一點差錯,就會導致錯誤的結果。一份準確的檢測報告,必須按照操作標準、操作規(guī)程,一步一步完成。
優(yōu)化、優(yōu)化、再優(yōu)化。隊員們形成默契的配合,既保證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,又提升了檢測效率。
他們檢測了數百萬人次的標本,沒有發(fā)生一次差錯,多次獲得當地防疫部門的好評。
檢驗隊員在方艙內緊張有序工作
文/梁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