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71歲的李先生,因右上臂黏液纖維肉瘤,專程從哈爾濱輾轉海南慕名求醫(yī),并于4月2日,在省腫瘤醫(yī)院成功實施保肢手術。保肢成功后,老人顯得異常開心。
陳煜主任(左三)仔細檢查李先生身體恢復情況。
腫瘤二次復發(fā) 多地專家建議截肢
2018年9月,李先生右上臂出現(xiàn)腫塊,在當地醫(yī)院做了切除手術,但不幸的是,半年后,腫瘤原位復發(fā),李先生于2019年4月在當地另一家大型腫瘤??漆t(yī)院再次做了腫瘤擴大切除手術。今年春節(jié)后,腫瘤第二次原位復發(fā)。經營私營醫(yī)院的李先生,調動各路關系,輾轉哈爾濱、北京等多家醫(yī)院求醫(yī)治療,由于腫瘤二次復發(fā)與肱動脈、正中神經幾乎“咬合”在一塊,加上多次手術后,血管神經分界不清、解剖層次不明晰,手術難度與風險極大,專家均建議截肢處理。“聽說要截肢后,比當初得知自己患了惡性腫瘤還難受,覺都睡不好。”事業(yè)有成,身體硬朗的李先生,無法接受截肢建議。
輾轉海南求醫(yī) 實現(xiàn)保肢愿望
“我們在北京聽醫(yī)院的朋友說,海南有個叫陳煜的醫(yī)生,比較擅長軟組織腫瘤手術,就一路打聽,直接飛到海南來了。”李先生的兒子高興地介紹陪著父親來海南求醫(yī)的經歷,也顯得異常滿意。陳煜是海南省引進的高層次人才、省腫瘤醫(yī)院骨軟外科主任、國內知名的骨軟腫瘤專家,有著3000多例惡性軟組織腫瘤手術經歷,經驗十分豐富。“當看到李先生的檢查影像時,我也有些犯難。但對李先生身體進行全面評估后,我們認為冒點風險也值。”陳煜介紹,醫(yī)院專門為李先生啟動了MDT(多學科會診),并進行了身體功能全面評估,發(fā)現(xiàn)腫瘤雖惡性程度很高,但沒有轉移。“影像顯示,二次復發(fā)的腫瘤與肱動脈、正中神經幾乎粘連在一起,手術中一旦傷到血管,手臂就會缺血壞死,必須截肢。若損壞神經,則會導致手部功能喪失,保肢沒有意義。如果刻意保護血管、神經,腫瘤切不干凈,很快又會復發(fā),手術等于失敗。”為確保手術成功,陳煜和團隊制定了多套手術預案,并與李先生和其家人充分溝通。術中,陳煜憑借豐富的經驗,歷經2個多小時,順利將腫瘤完整切除。按常規(guī)方法,因李先生同一部位多次手術,腫瘤再次擴大切除范圍大,需要從身體其他地方取一塊皮膚進行轉移皮瓣移植“填補”。陳煜考慮到患者年齡較高,皮膚存活和恢復比較困難,決定采取“皮膚牽張閉合”新技術,原位進行縫合,為李先生減少了二次痛苦與傷害。為防止腫瘤再次快速復發(fā),陳煜與醫(yī)院術中放療專家組密切協(xié)作,為李先生進行了“術中放療”,上了一道“雙保險”。4月7日上午,術后第5天,李先生手臂解除捆綁紗布后,活動自如。非常健談的李先生,聲音洪亮:“這番折騰,可找對人了。沒手,這日子咋過?”
醫(yī)護精心照料 贏來一片贊聲
“醫(yī)生護士可好了,把我們當親人似的。”李先生父子,你一言我一語,搶著表達對醫(yī)護的感激之情。李先生的兒子說:“我們人生地不熟,海南舉目無親,父親剛做手術時,護士長張晶還專門從家里給我爸熬了瘦肉粥,補充營養(yǎng)?!崩钕壬g后恰逢清明小長假,放假休息的陳煜主任放心不下,每天至少2次專程回醫(yī)院看望李先生,檢查手指活動情況?!瓣愔魅尾粌H醫(yī)術高,還特別有醫(yī)德,對患者非常負責任,每天下班前都要來看望我們。”說起醫(yī)護的好,李先生眼眶都紅了。其實,在進手術室之前,李先生專門把兒子叫到一邊,悄聲交代:“萬一保不住,就把手臂切了吧,陳主任他們盡力了,不要為難醫(yī)生。”李先生爽朗地說,他們真的把我們患者當親人一樣對待,非常用心,即使手沒保住,我也無悔了。
文圖/梁山 莊曉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