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 3 月 4 日,是國際 HPV 知曉日,旨在呼吁公眾關注并了解,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(HPV)及其危害,盡快消除 HPV 引發(fā)的宮頸癌等疾病。
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高發(fā)癌癥,每年致使超 34 萬人死亡。不過,世界衛(wèi)生組織提出的 “90 – 70 – 90” 目標 ——90% 女性在 35 歲前接種 HPV 疫苗,70% 女性在 45 歲前接受精準篩查,90% 癌前病變患者獲得規(guī)范治療,從側(cè)面表明宮頸癌是 “可預防” 的癌癥之一。
在 3 月 4 日國際 HPV 知曉日來臨之際,我們專訪了深耕宮頸癌防治 30 多年的婦科專家曹愛娥主任,她將揭開從感染 HPV 到癌變的層層迷霧,為大家科普如何預防宮頸癌。
曹愛娥主任是海南省腫瘤醫(yī)院婦科主任、海南成美醫(yī)院婦科門診專家。

HPV病毒:宮頸癌的“元兇”還是“過客”?
大眾常將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(HPV)感染與宮頸癌直接關聯(lián),這種認知是否科學?
曹愛娥:HPV有200多種亞型,其中14種高危型可能誘發(fā)癌癥。研究表明,HPV持續(xù)感染是引發(fā)宮頸癌的主要原因之一。當 HPV 病毒進入人體后,會感染子宮頸上皮細胞,約90%感染者在1-2年內(nèi)通過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。如果這些“入侵者”長期無法被免疫系統(tǒng)清除,就可能導致細胞異常增生,逐漸發(fā)展為宮頸癌前病變,若不及時干預,最終就會惡化為宮頸癌。
哪些行為容易引發(fā)宮頸癌?
曹愛娥:過早開始性生活、多個性伴侶、性生活不注意衛(wèi)生等行為都可能增加感染 HPV 的風險,從而提高患宮頸癌的幾率。另外,免疫力低下的女性,比如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、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系統(tǒng)疾病的人群,身體難以有效清除 HPV 病毒,也更容易被宮頸癌盯上。同時,長期吸煙會降低身體免疫力,破壞宮頸局部的微環(huán)境,同樣也是宮頸癌發(fā)病的危險因素之一。
如何預防宮頸癌?
曹愛娥:接種 HPV 疫苗是預防宮頸癌的重要手段。HPV 疫苗分為二價、四價和九價,不同價型的疫苗可以預防不同種類的 HPV 病毒感染。二價疫苗主要預防 HPV16 和 18 型,這兩種型別與 70% 左右的宮頸癌相關;四價疫苗除了預防 16、18 型,還能預防 6、11 型,這兩種型別主要與尖銳濕疣等疾病有關;九價疫苗則可以預防 9 種 HPV 型別,能預防 90% 左右的宮頸癌。建議符合接種條件的女性,根據(jù)自身年齡和經(jīng)濟狀況,盡早接種。
其次,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也必不可少。對于有性生活的女性,從 21 歲開始就應該進行篩查。21 – 29 歲的女性,建議每 3 年進行一次宮頸細胞學檢查;30 – 65 歲的女性,有兩種篩查方案,一是每 5 年進行一次宮頸細胞學聯(lián)合 HPV 檢測,二是每 3 年進行一次單獨宮頸細胞學檢查;65 歲以上的女性,如果之前的篩查結果都正常,且沒有高級別病變的病史,可以考慮停止篩查。
再是,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宮頸癌也十分關鍵。要注意性生活衛(wèi)生,使用安全套不僅可以避孕,還能減少 HPV 等病原體的傳播;保持單一性伴侶,避免多個性伴侶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;加強鍛煉,合理飲食,保證充足的睡眠,以此提高自身免疫力,讓身體有足夠的能力抵御病毒入侵;同時,一定要戒煙,減少因吸煙對身體造成的損害。
宮頸癌防治有哪些誤區(qū)?
有些女性朋友認為,沒有癥狀就不需要檢查。
曹愛娥:早期宮頸癌通常無癥狀,一旦出現(xiàn)接觸性出血、異常排液已是進展期表現(xiàn)。因此,不管有沒有癥狀,建議定期篩查。
用了安全套就一定安全嗎?
曹愛娥:HPV病毒可通過任何皮膚接觸傳播,即使使用安全套也不能完全阻隔
宮頸糜爛會導致癌變嗎?
曹愛娥:宮頸糜爛實為柱狀上皮異位的生理現(xiàn)象,與癌變無直接關聯(lián)。
曹愛娥提醒,若出現(xiàn)月經(jīng)間期出血、絕經(jīng)后出血、性交后出血或水樣腥臭分泌物,應立即就醫(yī)。
她同時表示,宮頸癌雖然可怕,但通過有效的預防措施,大部分宮頸癌是可以避免的。女性朋友們一定要重視自身健康,積極采取預防手段,定期檢查,讓自己遠離宮頸癌的威脅。(文/ 梁山)
文章鏈接:https://www.ehnjk.com/article/820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