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圖/梁山
日前,海南省腫瘤醫(yī)院消化內科和內鏡中心專家團隊,在先進的設備與獨到的操作經(jīng)驗加持下,成功為一位年輕患者實施難度極高的保膽取石治療。
患者于11月18日康復出院。36歲男子膽囊內有多個結石,最大的堪比“鵪鶉蛋”!
年輕男子膽囊多發(fā)結石
家住三亞的呂先生,今年36歲。近年來,反復出現(xiàn)右側腹痛,有時還有惡心嘔吐癥狀。經(jīng)檢查后,發(fā)現(xiàn)是膽囊結石導致膽囊炎“作怪”,并進行了保守治療,但效果不明顯,緩解后經(jīng)常再次發(fā)作。
近來癥狀越來越嚴重,當?shù)蒯t(yī)院建議進行手術,摘除膽囊。
保膽手術極為復雜
經(jīng)他院專家推薦,呂先生來到海南省腫瘤醫(yī)院消化內科尋求治療。
該院消化內科和內鏡中心主任趙心愷教授介紹,膽囊管不僅又細又長,彎彎曲曲,結構還極其復雜。
因此,膽囊結石外科常規(guī)治療手法,一般采取摘除膽囊的手術方式。
但呂先生尚年輕,希望進行保膽治療。
設備與技術加持 成功保膽
保膽治療,不僅需要先進設備,更要技藝高超的專家團隊。
恰巧該院在海南獨家引進了“子母鏡”——經(jīng)口膽道子鏡光纖直視系統(tǒng)和先進的液電激光碎石儀。該碎石設備是專為內窺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(ERCP)手術設計的一種前沿碎石設備。該碎石儀可以將堅硬的膽管、膽囊結石粉碎而不傷及膽囊或膽管。
這些先進設備為保膽手術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趙心愷教授(左)與團隊操作“子母鏡”
但保膽手術要經(jīng)食管、腸道、膽總管、膽囊管實施。這些管道曲里拐彎,且有多個分叉。在如此細小、狹窄的空間,要準確抵達膽囊,好比沒有導航的情況,在一個陌生的老舊城區(qū)駕車,可見難度之復雜。
趙心愷教授和團隊,已成功實施了50多例膽道、膽囊、胰管“子母鏡”復雜診斷、治療手術,積累了豐富的操作經(jīng)驗。
專家們提前2天,利用特殊金屬橋接支架,在患者細小脆弱的膽囊管內,架設了一個“作業(yè)通道”。
這個金屬“通道”非常重要,一是擴開膽囊管,方便取石“作業(yè)”;二是可以保護膽囊管不受取石操作傷害。
11月15日,金屬橋接支架穩(wěn)定后,專家團隊為呂先生實施無創(chuàng)保膽取石手術。
內鏡中心郭亮亮醫(yī)生介紹,患者膽囊腔內被結石填滿,最大結石直徑達4×2cm。他們先用液電激光碎石儀,將大塊結石“破碎”,再利用取石網(wǎng)籃,分10多次,將膽囊內結石全部取出。
趙心愷教授(中)及團隊與患者交流
取完結石后,對膽囊進行消炎沖洗,確保膽囊內結石全部取出后,又將膽囊管金屬橋接支架取出。
整個保膽取石手術耗時3小時左右。術后次日,患者基本恢復正常飲食,無腹痛等癥狀。
(專題)
責任編輯:曾敬
內容審核:樊學玲
值班總監(jiān):史雅潔
值班主任:李國棟
全部評論 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