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科學“阻擊”慢阻肺?海南專家支招→
商報全媒體訊(椰網/海拔新聞記者 孫鑫 通訊員 陳琳)立冬以來,強冷空氣持續(xù)“補貨”,海南島氣溫持續(xù)偏低,冷空氣對呼吸道黏膜不斷刺激,極易誘發(fā)呼吸系統(tǒng)相關疾病。11月15日是世界慢阻肺日。秋冬季“慢阻肺”進入高發(fā)期,記者專訪海南省腫瘤醫(yī)院呼吸內科主任董文教授,支招科學“阻擊”慢阻肺。
在海南省腫瘤醫(yī)院呼吸內科病房,記者看到不少因“慢阻肺”疾病引起的咳嗽、咳痰、呼吸困難的患者,正在進行輸液、霧化吸入或吸氧等治療。
為何秋冬季慢阻肺高發(fā)?
秋冬季天氣寒冷,董文教授表示,人體氣道是一個十分敏感的管道,當受到冷空氣刺激時會主動收縮。對于慢阻肺患者而言,由于氣道長期存在慢性炎癥,當受到冷空氣刺激后容易收縮痙攣,造成氣管阻力高,就會出現呼吸困難癥狀。
此外,秋冬季節(jié)呼吸道病原體易滋生,病毒、細菌易侵入呼吸道,慢阻肺患者一旦感染,容易病情加重甚至出現嚴重的肺部感染。
慢阻肺急癥危害有多大?如何規(guī)范治療?
董文教授介紹,慢阻肺不僅發(fā)病率高,還具有進行性、不可逆特征,其患病周期長、反復急性加重、有多種合并癥,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及生活質量。
慢阻肺急癥加重不僅會增加心血管合并癥的發(fā)生風險,還會給肺功能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傷。在他們日常接診中,有些患者一開始只是存在持續(xù)咳嗽、咳痰、呼吸不暢等癥狀,急性加重后,連穿鞋、散步這些簡單的活動都喘個不停,嚴重者甚至出現呼吸衰竭危及生命,所以一定要加以重視。
董文教授強調,雖然慢阻肺一旦發(fā)生是不可逆且不能治愈的,但通過藥物等規(guī)范化治療能延緩肺功能退化、減少急性加重和住院次數。
《中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療指南(2021年修訂版)》指出,對于有急性加重高風險的慢阻肺患者,應盡早使用三聯藥物幫助其提高肺功能。同時,使用免疫調節(jié)藥物還可以提高慢阻肺患者的呼吸道免疫力,從而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嚴重程度和頻率。
董文教授提醒,秋冬寒冷季節(jié),常有反復呼吸道感染和急性加重史的人群,或慢阻肺患者癥狀較平時加重時應盡早就醫(yī),堅持規(guī)范、規(guī)律的治療,避免因拖延導致病情加重,增加治療難度及風險。
秋冬季如何預防慢阻肺?
秋冬季,大家應如何應對“慢阻肺”?董文教授建議:
1、堅持定期篩查。40歲及以上有吸煙史、職業(yè)粉塵暴露史、化學物質接觸史、慢阻肺家族史等高危人群,需每年進行一次肺功能檢查;
2、接種疫苗。慢阻肺患者或60歲以上老人建議每年接種流感疫苗,提高身體免疫力,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;
3、戒煙。不吸煙且遠離吸煙的環(huán)境,避免吸二手煙;
4、避免呼吸道感染。日常注意保暖,人員密集處佩戴口罩,室內定時開窗通風,保持室內空氣新鮮;
5、適量運動,合理膳食。慢阻肺患者秋冬季盡量減少室外活動,避開清晨的寒冷空氣。同時日??梢暽眢w情況做一些舒展運動,如太極拳、瑜伽、慢跑等。飲食上注意膳食營養(yǎng)合理搭配,攝入足量優(yōu)質蛋白質及維生素,多吃蔬菜、水果和奶制品,少吃生冷、辛辣、油膩食物以免刺激氣道,引起咳嗽而加重病情。
【責任編輯:陳顯璋】
【內容審核:孫令衛(wèi)】
版權聲明:國際旅游島商報全媒體文字、圖片、視頻、音頻等版權作品,歡迎轉發(fā),但非經本報書面授權同意,嚴禁包括但不限于轉載或改編、引用等,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。